12月1日下午,本人赴中影集团参加了《墨攻》片方和《中国银幕》杂志约请部分电影学专家、学者举行的研讨会。
专家A认为,作为大片,《墨攻》一片颇具新意,为这几年国产大片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,在民族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了一条兼容的道路。影片制作精良,许多方面可圈可点。
专家B认为,《墨攻》中呈现的是墨子精神,墨家作为先秦百家之一,影响力接近儒、法,却并不为今人所熟悉。影片的上映,将对世界重新认识墨家学说有重要的意义。
专家C也对《墨攻》给予高度评价。但是他对于导演张之亮这位拍摄过《笼民》为代表的艺术电影的导演,在一部商业电影中时而露出艺术电影的处理方法,感到风格不够统一。但也指出,或许正是这样的独特性,构成了作品的魅力。
专家D认为,在亚洲范围内,《墨攻》的制作水平已经是一流。但是在世界范围内,《墨攻》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这位专家从叙事、视听、表演、造型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,指出了亚洲制作和世界一流之间的差距,并且宏观地指出,今日之世界电影,实在是电影工业实力博奕的战场,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专家E认为影片剧情中革离的前史交代得不够清晰,对他和逸月的情感铺陈得缺乏笔墨,影响了影片的“杀伤力”。就此,专家们又对刘德华的表演展开了讨论,有人认为刘德华有一次质的飞跃,有人认为他基本上还是持续在港产电影中的表现。之后,对于王志文的表演也有不同看法。而对韩国演员安圣基的表现,几乎是一致的高度评价。
本人谈的是由墨子学说到日本漫画《墨子攻略》再到电影《墨攻》的传承关系,漫画原著中表现的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的墨家精神,而是掺杂了日本战国起的军事政治思想,所谓有限目标的胜利,十分为下,七分为上的作战原则。因此,也就不必拘泥于墨家本身的思想。影片从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素材,其攻城战、地道战、攻城槌、弓箭战、水淹等战术在战国都已经出现,可见先人的高度军事智慧。乘孔明灯空降一节虽属艺术加工,也很符合全片的情境。黑人奴隶的出现也不是没有根据,中国历史上的昆仑奴就是黑人,影片只是把他前移到了战国。既然已经在事实上架空了历史,此举便不为不得当。再有就是影片基本都采用后期配音,一批优秀的职业配音演员为各主要演员配音,提升了质量,统一了风格。
片方代表告之,导演版本原有三小时长,公映忍痛割爱了40多分钟,还有不少精彩的段落或许要在之后以其他的方式和观众见面。
商业电影总是如此,取舍之间,得失互见。
评论